top of page

包丁?庖丁?

  • 作家相片: Dr. Yiu
    Dr. Yiu
  • 2022年4月14日
  • 讀畢需時 1 分鐘

日本的傳統工藝禮品店BECOS近日彙整了一段日本廚刀的簡史,而且還邀請了堺 高橋楠 現任社長高橋佑典為他們監修內容。

我們現在常見「和包丁」的形式設計原來早在江戶時代大致上已經成型;而日本引入西方的飲食(洋食)後又引發了另一次的刀具演變,出現了像是三德刀和牛刀等等大家熟悉不過的款式。

傳說中日本的鍛刀技術由遣唐使帶回、而廚刀的日語漢字「包丁」又來自莊子庖丁解牛的典故;而洋包丁的出現也是受了維新後接受西化的影響 --

所以讓人難以想象的是,看似家常的廚刀儼然就是一件東亞文化交流史的活化石!


ree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借SPG STRIX的出現了解刀具用鋼的本質 其之五:刀鋼的工業根源(下)》

承襲上期的內容,店長嘗試從歷史文化脈絡中窺探一下為什麼東西方最終在20世紀的現代對刀具鋼的理解與使用截然不同。 這邊先做個聲明 — 我們知道刀劍的相關技術與傳承方式是被按照嚴格的教義獨立保育起來的;因此雖然「和包丁」的體系與之有相似之處,但目前已然發展成一個獨立的生態了。...

 
 
 

留言


© 2019 by 刀字不出頭 & Dr. Yiu.

bottom of page